資本是許多人一生追求的目標
人的一生中要花多少錢,一生中要借到多少財富,人從零到一百億的時間是多長 ?
如果一個平民,以自己的本錢去經營一個泡沫紅茶店,另一個人拿著投資金來經營泡沫,雙方直接進行價格戰,拿著投資金的人先以低價消售,讓本錢經營的人退場,而生存下來之後再抬高價格,如此一來可獲得更大的獲利。但原本實幹苦幹的紅茶店,可能就消失了。
我們用淺顯的方式,以歷史的方式,來了解金融
資本的歷程
公元 697 年
歐洲有個小國 — 威尼斯共和國
只有200 平方公里
今天你們見過的任何資本的工具,任何資本產品的雛形
當時世界最聰明的商人, 主要是猶太人,都聚集在這邊。
他們掌握了這個共和國中所有控制財富的工具
公元1194 年,
通過放貸、期貨和商業銀行,威尼斯控制了整個羅馬帝帝國金融
走出了我們今天一直到美國,一些金融輝晨的治理
公元 1204 年
羅馬拜占庭帝國破滅,威尼斯銀行家通過操控貨幣市場開始控制區洲其它各國的經濟嘗試
威尼斯先是雇了法國的庸兵,把具有 2000 年歷史的神聖羅馬帝國給滅亡了,而毀滅這帝國的僅僅只是小小的國家,他們的是小小的貨幣市場的工具(貨幣市場以後再來解釋 . )
金融的本體化為兩個部份,一部份叫貨幣市場,一部份叫作資本市場,兩者結合在一起,構成了金融。而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之間的運營,叫作資本運營。為何叫資本運營呢,不叫金融運營,不叫資金運營呢 ??
資本這個詞不一定有很明確的定義,西方的經濟主流學派裡面,資本有三十七種的解釋,每一種解釋都是由大師說的,有亞當斯密說的,有馬克斯說的,有美國投行協會說的,有國際會計標準協會說的,等等等等不而言喻。最難的是三十七種解釋,沒有任何一種是相同或是相似的
所以美國經濟學代言人
George Joseph Stigler說 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George_Stigler)
什麼時候我們把資本搞清楚了,金融是什麼,我們就搞清楚了。
現在金融的每一個產品、每一個工具、每一個衍生性商品 , 每一個參與機構,它的發明人、創造人,幾乎都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。這些發明金融以及發明我們手里所使用鈔票的人,沒有一個人是生活在社會的中層或上層,這些人沒有高等文化也沒有高等知識,那麼這些人馮借了什麼來發明世界上所有的金融工具呢 ?
他們大多數人,從事的是賭博、詐騙各式各樣的犯罪行為,金融的本體是由他們創造的
那麼這些人顛覆了羅馬帝國的歷史之後,接下來發生什麼事呢 ?
公元 1240 ~ 1250年
這些利用貨幣市場,顛覆了羅馬帝國的, 導致羅馬帝國分裂的第一批銀行家們,受到了政客的擠壓,受到了集權者的擠壓,因此不得不往北歐流竄
公元1240–1250 年間,
部份威尼斯銀行家進駐北歐創建美第奇銀行,鑄造了弗羅林金幣(Florin), 這幣是後來的荷蘭盾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BC%97%E7%BD%97%E6%9E%97 ← Florin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8D%B7%E5%85%B0%E7%9B%BE ← 荷蘭盾
荷蘭盾(Nederlandse gulden/ Dutch guilder),用符號ƒ或fl來表示,於13世紀開始流通的荷蘭貨幣,
而這個稱之為 Florin 的的金幣,他在整個歐洲,有幾百年的歷史,有相當長,相當長的時間,控制了整個歐洲的經濟運行。
公元1418年,威尼斯銀行家受君士坦丁堡獨裁者威嚇,避險進入了北歐
到了公元1418年,在威尼斯,一位對於整個歐洲有重大影響力的君主去世了,整個國家的銀行家跟所有的富豪,就流竄到了北歐。並且在北歐建立了一個國家
公元1585年,尼德蘭聯省共和國成立,奧爾登巴內費而特擔任議會議長並籌備東印度公司,資本市場初露端倪。
後來這個國家最終在公元1585年被承認,這個國家叫尼德蘭聯省共和國, 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荷蘭。再往下我們就知道
現在我們所熟知的商業銀行,商業銀行所有的信
貸工具、我們所知道的投資銀行、股份制公司、股票交易市場、買空賣空機制等等等等,現在化的每一個商業體系、商業構架、商業技術都出現在這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。這個國家今天的名字,大家都耳熟能詳,它叫作荷蘭 。
所以,荷蘭是現代金融的發源地合始祖,而荷蘭正是靠著現代金融各種理念與思想,創造了相當完善的資本市場。剛剛我們已經提到了兩個概念了,
一個叫貨幣市場(Florin ),一個叫作資本市場(尼德蘭共和國),這兩個市場是構成了金融的始祖。當這個貨本市場與資本市場出現之後,這個世界發生了一系列了很奇怪的變化,在這個變化之前,我們可以了解一下貨幣市場怎麼出現的。
貨幣是因為經商需求的商業構架而出現的,由於這樣子的原因,可能會出現短期或中長期的資金短缺,這時候會很希望有人可以借錢,我借給你一萬塊,你可以半年內給還我一萬三千元。如果你知道你這門生意可以賺一萬六千元,那麼你就知道當你半年後還了這 13000 元的時候,你還有賺了三千元的利潤,於是你會下決心借了這一萬元。而我今天把10000 元借給你之後,半年之後我們兩個人之間就形成了不同的利潤模式,對你來講,拿了我的錢去買原材料,再想辦法作工生產成成品,再賣出去。這個過程,就叫作貨幣變成了中間體、商品、技術、服務再變成貨幣。
所以你從事的就叫作商業運營。
但我不一樣,我借給你了一萬元,什麼事都不用幹,六個月之後,你要還給我 13000元
對於我是一個很乾靜的錢生錢遊戲。只要在商業市場上,不斷的有人需要錢,只要我有辦法可以源源不斷的讓我有錢,我就可以什麼都不用幹。只要我把錢放給你,你去賺錢,你去幫我得到所有的利潤,然後把錢還給我就行了,我只要把控一個錢生錢的遊戲行了。
把握這個規則,他就可以創造了一市場,這個市場就叫作貨幣市場,這個貨幣市場已經產生了一個很棒的漂亮的獲利模式了,但是在我們的真正日常生活中,他還有被動的一面,儘管他可以獲得超乎想象的財富,而且風險很小,還不用自己付出更大的勞動。但是他的困難在於「如果你不跟我借錢呢 ? 」那我怎麼辦呢?我如何去生存 ?
所以貨幣市場它其實是背動的,我需要有人向我借錢,我必須要找各種各樣的理由鼓勵你去借錢,如果你是個企業,你不跟我借錢怎麼辦 ? 我就會故意製造你在商業行為中的現金流短缺,迫使你不得不向我借錢。如果你是一個國家,你不向我借錢怎麼辦 ? 國家的君主不向我借錢,我就會幫助你製造戰爭,你既然要打仗了,你就會需要錢,然後你也會不得不向我借錢。但總和來講,貨幣市場的發明人和操控者還是背動的。他需要有人因為某種需要而向他借錢,在這個市場的這些銀行家們,不會干於把自己放在這各位置上,所以他們開始創造了另一種很主動的方式。就是我們剛剛所提到的資本市場。
那資本市場又是什麼形成的呢 ? 我們繼續往下看
人類歷史上,掌控貨幣和金融的大莊家怎麼誕生的 ?
創造了貨幣市場以及創造了資本市場的這些人,在荷蘭,在尼德蘭聯省共和國,和當時的獨裁者,發生了比較重大的矛盾,這些人沒有繼續停留在自己國家,他們來到了一個全新的大陸。這塊大陸上,曾經是他們的殖民地,所以他們為了自己的殖民地起了一個名叫作新阿姆斯特丹,我們今天知道荷蘭的首都叫作阿姆斯特丹,而尼德蘭聯省共和的首都,當年也叫作阿姆斯特丹,那麼他們為自己的這塊土地起了名字叫新阿姆斯特丹,後來這塊土地被英國殖民者占領。英國殖民者為了紀念他們的約克君王,所以就把這塊土地起名叫新約克,叫紐約 (New York)
在這塊土地上開始誕生了無數的新鮮住民,這些人開始利用自己的財富創造了一個歷史的奇跡,所以如果有人關注的話,可以注意到,在 1781 年在美國的獨立戰爭的受降儀式中,可以很驚異的發現,所有參與受降的兩方人馬,只有一個是美國人一個所有職務都沒有的美國人,叫作大陸軍司令華盛頓。所有代表致勝方參加活動的,走在華盛頓之前的,歷史遺跡之前,代表美國整個國家簽署重要文件的人,既然全都是法國人。
法國僱傭軍,幫助美國人,又一次從英國殖民地上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帝國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查到歷史資料,1781 年,駐紮在整個美國大陸上全副武裝的英軍,有四點三萬人。
而法國只有 1.3 萬人, 怎麼可以打過英國呢 ? 翻開歷史我們會發現,當年的法國、義大利全部參戰,他們打擊的對象都是英國人,他們從海上陸地從各種角度和英國人作戰,他們作為最主力的主力軍,把英國攔截在海上。在大陸上,在一塊全新的叫美國大陸上,對陸地上所有英國城堡進行圍攻,他們是這場戰爭最主力 的主力軍,並且衝殺在最前線,是什麼驅動他們幹了這些事 ?
並且打敗了一個英國人,趕出了殖民地,並且又全軍徹出 ? 這太不向西方國家的風格,而原因只有一個,就是金錢。
因為資本市場誕生以後,世界上第一批金融家真正出現了。金融家需要一塊他們自己的大陸。
美國的出現,結束了從公元15世紀到19世紀、獨裁者、宗教領袖與金融資本家數百年間複雜歷史博奕的局面。
獨裁者:人們有大規模生產的需求,人們開始中心化信任發展,從有部落領袖開始,到後來的軍王,獨裁者就出現了。這是人類歷史上,大規模生產需求之下所產生的第一批領袖,來為了一個大規模的集團,來產生一個超額的財富。
宗教領袖:第二波出現的人叫什麼呢? 叫宗教領袖。例如、耶穌、佛陀、穆罕默德。當人民可以生活了,就開始注重於心靈層面的發展,這時候就開始在中心化下,產生了所謂的宗教領袖,來為他們有個精神上的帶領。
金融家:
第三批的人叫什麼呢,叫金融家。大規模生產的必要要素叫什麼呢? 叫資金. 金融家提供資金,來滿足大規模的經營生產,這三者在利潤在人類歷史上誕生到今天為止,一直處在長年的博奕跟鬥爭。
最大規模鬥爭,就發生在 1781 年之前的 400 年。在這400年的歷史中,我們可以發現到在歐洲的大陸上,真正充斥著獨裁者、宗教領袖和金融家的大陸上,很鮮明的一個特點是,不管政教合一的宗教或政治領袖和獨裁者,和金融家們一直處在於你殺我,我殺你的一個歷史變態的過程中。這個歷史一直不是只有美國才有的,歷史上一直都有的。
所以你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,以經營效力和經營目地為目地的群體,講究效率的群體,我們叫它軍隊、企業、各樣模式都好,包括國家。其實每一種追求效率,追求營運模式的個體,它的領導追求效率的,如果仔細的歸納出來,全是獨裁者,不是民主選出來的,然後你們會發現一個很驚異的奇跡,居然有一種組織模式叫國家,它是民主的。這個組織形式難道不追求效率嗎 ?
既然世界上所有追求效率的各種組織都是獨裁的,或是變向獨裁的,它們做的各種各樣工作只是讓獨裁變的更完善更合理,讓統治變的更適應未來發展。可為什麼有一種組織模式叫國家的,是民主國家呢 ? 難道這種國家不追求效率和發展趨勢嗎 ? 如果我們有時間,仔細的去研究一下歷史,就可以發現,原來民主國家背後真正掌握統治的人是金融家。
我們經常說在美國的董事會是在紐約,美國有一個董事會,歐巴馬跟川普都是叫 CEO,由於這個董事會的存在,每一個當政的社團,一定要跟美國背後的金融家有最緊密的關係。
他跟金融關係搞好了,他就可以上台作主。如果他跟金融家的關係處不好,他就會被撒掉,而由另一個政黨上來作主。獨裁者跟金融家之間,真的會這麼激烈嗎,就是這麼的激烈。
比較正當的獨裁者,會追求的是長治久安 ,既然大陸是我的,我可讓我的財富分好幾百年來去賺,他們會想辦法讓自己的人民與勞動力,讓人民源源不絕的,不斷的提供財富給他們使用,而不是在短時間的就把所有的社會財富給全部奪入手中。他會安排很多合理的政策,讓大家休養生息,這樣子可以讓它的國家一代一代的傳下去。
但金融家不是這麼一回事,金融家到了一個地方以後,他一定要以最短的時間內,掠奪這個地方以及所有關聯地方的所有財富。所以獨裁者與金融家之間,可以發現他們一直是產生嚴重衝突的。而美國這個地方,剛好是最好的一個終結體。美國給了政治家金融家一個最完善的平台,他們終於在這個地方找到了一個平衡,而這種平衡的制度就叫作民主。
所以我個人的觀點,可以告訴大家好好嚴究一下,美國的民主,和古羅馬與古希臘的民主,完全不是一種感覺,其本質和根源是根本不相同的。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總統在歷史上,一度死亡率比諾曼地登陸死亡率還高的重要原因。
在美國的大陸上,由一個金融家為主體作主的民主制度上,這個世界的金融游戲就這樣子誕生了。
財富的背後,金融家、資本家操控市場的密秘
講到資本的游戲,為什麼會講到這段歷史呢 ? 這個帶給我們什麼呢 ?
世界各地的金融家,如果世界上的國家只要靠稅收就能生存,那麼國家就不會被所謂的金融給操控,所以金融家發明了一個東西,就叫作國債。因此這個世界就變成了一個金融領導的主體。
荷蘭的東印度公司
公元 1600 年,
尼德蘭聯省共和國,這時候的國家才成立 15 年,最高長官叫大議會長,這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國王的國家。這個大議會長,當時候想要成立一個大的公司,因為當時荷蘭做海上貿易的公司有 300 多家,當時荷蘭的海上貿易太發達了,所以全世界管荷蘭叫海上馬車夫。成立一個大的公司,把所有的小公司都併購起來,可以避免大家的相互競爭,所以要成立這麼一個大的公司,預算需要多少錢呢 ? 需要 650 萬荷蘭盾。但荷蘭沒有這樣子的錢,那這樣子的時候怎麼辦呢 ?
大議會長大當時有個朋友,是歐洲十八爵士中的老大,著民的歐洲賭徒。他說這個沒關係,你一分錢沒有,我們也可以成立這樣子的公司,而這樣子的公司可以如期的把所有300 家的貿易公司都併購。那麼這 650萬荷蘭盾從哪兒來呢 ? 大家想一想,如果他去找人借,打個國家牌號,跟其它人借,那這個國家就會被控制。所以這個時候,荷蘭一定不會去跟其它國家借錢,因為借錢的話就成為了金字塔結構的下方。所以這個時候就轉換了一個模式,就是向底下的人借錢,所以荷蘭的這樣子的公司,後來就成為了全世界歷史上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。全荷蘭的老百姓都可以入股。跟一個人借 650 萬不好借,那就跟一萬個人,每個人借 650 元不就好借了 ? 不就是 650 萬盾了 ? 這個時候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了說話的權利了呢 ? 這時候他們就說以五十元荷蘭盾為一股。這公司承諾三年後,50 盾的一股,在三年後可分紅 150 盾。
一股只要 50 盾,但在三年後卻可以分得 150 盾,這個誘惑夠大嗎 ? 所以荷蘭人民就入股了。
到現在你去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交易市場,看門口有個大油畫,一個女僕拿著錢會告訴你,這是當年阿姆斯特丹市長的女僕,他拿著畢生的積蓄去 東印度公司 入股的場景。
販賣股票給荷蘭人,而荷蘭是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所,
而這家成立的公司,名字叫做 荷蘭東印度公司
荷蘭東印度公司 (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,簡稱 VOC)
* 存在時間:1602年-1799年
* 主要目的:
經營東亞地區,以擴張殖民地為手段,獲取商業貿易利益和傳教為主要的二大目的。
*簡介:
成立於1602年,總部設在阿姆斯特丹,受荷蘭政府特別保護,公司董事會由荷蘭六個地區的商會代表組成,日常事務則由國會指定17人的理事會負責。荷蘭東印度公司獲得荷蘭議會授權獨占印度洋的航院和貿易外,還有設置軍隊、鑄幣、築堡、任官、宣戰、締約,甚至審判之權。1615年,荷蘭東印度公司已擁有八百艘武裝商船,成為遠東海上的重要力量。直到 1795年荷蘭爆發革命,成立新政府,1800年1月1日荷蘭東印度公司正式被解散,其領地和財產規荷蘭政府所有。 歷史上最有名的兩家東印度公司,是英國東印度公司以及荷蘭東印度公司,他們壽命非常的長,對於世界影響力巨大。而荷蘭東印度公司又要比英國東印度公司更有有意。而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相對比較起來,算是個比較純粹的商業組織。它是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,荷蘭政府是第一大股東,但公司掌握在17人董事會的手中。它是世界上第一家發行股票的公司,巔峰時期的市值近8000萬荷蘭盾,在高曉松計算下,相當於今天的8萬億美元!
PS: 50盾一股但在三年後可以 分得 150 盾的這件事,是怎麼解決的呢 ?? 當然是一些金融市場的操作,包括放假消息等等,之後再補
(PS:謝謝杜若宇幫我找到很多文章的錯字)
參考資料如下
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wiki/荷蘭黃金時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