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一個讓自己開心的工具 — MBTI 16人格類型

Milo Chen
10 min readNov 5, 2019

--

picture is from adobe stock

開心的活著是許多人一生追求的目標

人的一生中要付出多少的努力,一生中要面克服多少的困難,人們才可以從無到有的去擁有一份打從內心的快樂呢 ?

picture is from adobe stock

有一種學問,它並不是宗教,而是以比較科學的方式,能協助去了解”真正心中”所要的點。

因此,我們可以比較容易使自己真心快樂,並且也助於了解不同的他人,找到適當的方式作溝通。使他們也快樂。

人人皆有權利尋找出自己能快樂的方向,乃人類生存之所需

picture is from https://www.mmafighting.com/2019/9/23/20880655/daniel-cormier-confirms-trilogy-with-stipe-miocic-will-be-his-retirement-fight

「了解自己」這個詞,我們總會覺得,是想想自己大腦思考在想什麼,看看自己心情感覺是什麼。此法在過去的時代尚合用,但今日世界變遷過大,常常人們想了解自己,許多人卻仍然無法好好了解自己,當然也就很難達到真正的快樂。

對於許多人來說,努力花許多時間去了解自己,再嘗試過各種方式,卻仍找不到怎麼快樂的方法,甚至也說不出為何無法快樂。

但快樂的方向其實是有跡可尋的,並非漫無目地性的,關於尋找出屬於快樂的方向,是有一些方法論的。並且也存在一些相關的學問以及相關技術,或是工具。特別是今日人們在心理上,面臨快速社會變遷及心理的高壓,這樣子的生存工具就顯得更為重要了。

而人們皆有權利,尋找出自己能快樂的方向,此乃現今時代之所需,但我們該怎麼作呢 ? 首先,我們就得從 “真正的心中” 來出發來講起 。對於「真正的心中」,我們是陌生且未知的,它明明就是我們的自己,但我們卻無法知道它在面對什麼事情時會快樂,或者不快樂。因此學習去了解”真正的心中” ,跨出尋找快樂的第一步,就是去了解這個東西,而它的名字就叫 ego

人們內心深層所理解的世界 — ego 是什麼 ?

picture is from https://www.harvardspiritual.com/index.php/life/wisdom-quotes/the-external-world-is-a-projection-of-the-internal-world

這邊講的 ego ,這邊的理解,可能不是你 google translate 出來的那個中文意含之理解,也不是你模模糊糊對於 ego 的感受字眼,這邊講的 ego 有個較為精準的描述。弗洛依德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家大弟子,叫榮格(Jung)。他對於 ego 有個較為科學方法與精準的描述。這個 ego 是個重要的東西,它到底有什麼重要呢 ? 舉例來說,當一個音樂被放出來的時候,大家所聽到音量的大小與清晰度是不同的。但相同的地方是,人們的心中會有一個獨特的鏡子,這鏡子會把肉體上接收到的這音量,打到自己獨特的鏡子上,而鏡子在反射打到 ego 上。這訊息以是 ego 最後接收到的訊息。

每一個 ego 所接收到的各類訊息,都會先透過自己獨特鏡子反射,最終才反射到 ego 上。那麼各類訊息它不單只有剛剛提到的聲音。包括你的記憶、感情、思想、情緒、意象、知覺、幻想、情緒以及認同感等等, 它們都會先到鏡子作反射,最後才打到 ego 上。你可以想象 ego 它就像是被關在一個房間,周圍佈滿各種鏡子。而其它人也有自己的 ego 而擺設在房間內的鏡子也大多不相同。所以說,同樣子的訊息進入到 ego 時,其實 ego 所能接收到的,大家盡不相同

picture is from https://baymeadows.com/2017/02/17/the-artist-behind-town-squares-public-art/

因為大家接收到的訊息是不同的,而接收到的訊息又分為「有意識」跟「無意識」,我們可以察覺到的部份為「有意識」的部份,這個有意識的部份則構成我們的經驗人格。不過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,我們需要了解的是了解自己的一堆鏡子,在此我們可以知道什麼方式能使自己快樂。另外也了解別人一堆鏡子。另外,因為大家的鏡子大不相同,所以時常無法期望對方的 ego 接收的訊息,與自己是一樣的。若是心有期望對方 ego 能接收到的訊息,可以是自己期待的,那麼勢必就得對於對方鏡子結構略知一二。關於這個 ego 旁的鏡子結構,榮格有對其作許多科學研究,他發現了一些常見的類型,並且將它作了分類出來。這些鏡子的特性,在榮格人格類型一書會有詳細的提到。

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快樂方向

picture is from https://www.microsoft.com/en-us/p/happy-feet/8d6kgwzl4zzd?activetab=pivot:overviewtab

我們透過對 ego 的認識,可以了解到人的奧妙之處,大這些鏡子的奧妙之處,也有一些相信結構可以分類出來,在榮格的「心理類型」一書有這方面的介紹。以心理類型一書的導論中引述了榮格的話,把此書視為「所謂臨床角度的意思心理學。」其中兩種主要「態度」(內向外向)與四種「功能」(思想 thinking情感 feeling感覺 sensation直覺 intuition)。在 ego 從事調適的任務與要求時,對 ego 的方向具有強大影響力。ego 在選取其中某項態度與功能的本能傾向,形成了它對世界的吸納經驗時的獨特立場。人們一但受到刺激,ego 便必須以所有可用的方式去適應真實世界。ego 的方功能有四種,每一種功能可能受到內傾或外傾態度的引導。ego 具有一種先天遺傳的傾向,會偏好某個特定「類型」的態度與功能組合。並會次要的依賴另一種互補的組合以求平衡。剩下的第三第四種功能則因為很少被用到,所以很少有機會得到好的發展。這些組合就構成了榮格所說的「心理類型」。

例如,某人天生具有內向態度的傾向,這個人自然便會尋求符合這些傾向的活動來適應這個世界,例如科學或學術研究等。此人在這類活動領域中表現良好、有信心,在自然的運作中容易得到滿足。在它領域,例如社交活動或挨家挨戶推銷報紙等,這對於有內向傾向的人來說,容易相當難過並且有壓力,而覺得若有所失。如果像這樣子的人出生在一個外向態度遠高於內向態度的文化中,它的自我會被迫發展外向態度以適應環境。這會付出高昂代價,因為內向者必須承擔極大的心理壓力才能做得到。

人們從家庭、學校以及後來的就業工作,無一不是一個 ego 在適應外界的過程,在這過程中人們可能也會漸漸不曉得自己最適合自己 ego 的方式為何,若是人們可以透過一些實用的心理學工具(例如 MBTI ),來了解自己天生所屬的心理類型,它不僅會對於了解自己 ego 有幫助,也會比較知道選擇一些適合自己 ego 的方式與活動,讓自己 ego 感到放鬆無壓力,從中找到一些讓自己比較快樂的方式。另外了解自己 ego 傾向的另一個好處,是可以了解自己哪些功能會比較需要後天被發展及訓練,讓四項功能發展可以均衡,這會有助於自我人格發展的健全,也會使自己成為一個善於跟各種不同心理類型進行溝通的人。為自的快樂找出合適的方向,也能幫助別人走走出快樂的方向。

picture is from http://www.waihekegulfnews.co.nz/open-call-for-artist-proposals/matiatia-headland-sale-possible-mirror-sculpture-rd-2015/

MBTI 是什麼 ?

MBTI(Myers-Briggs Type Indicator)人格理論的基礎是榮格關於心理類型的劃分,後來由美國的心理學家 Katharine Cook Briggs 與Isabel Briggs Myers研究並加以發展。該理論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物感興趣、善長不同的工作、並且有時不能互相理解。這個工具已經在世界上運用了將近30年的時間,夫妻利用它增進融洽、老師學生利用它提高學習、授課效率,青年人利用它選擇職業,組織利用它改善人際關係、團隊溝通、組織建設、組織診斷等多個方面。在世界五百強中,有80%的企業有MBTI的應用經驗。 — (參考來源)

如果說,我們從榮格的心理類型來讀起,了解 ego ,這對於一般人來說並非容易的事並且也不易推廣。過去在二戰後的社會,邁爾斯母女期望可以在戰後的社會中,重建起人與人的互信和理解,為教育、愛情、家庭等人生規劃提供建議。因此他們於1923 年時,以榮格的「心理類型」為基礎,設計出了 MBTI 16 型人格系統,創造了功能理論。我認為這是建立出了一套較為平易近人的工具,幫助人們可以運用這個工具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,幫助人們可以走出快樂的自己。

picture is from https://www.pinterest.com/pin/233342824420570512/?autologin=true

MBTI 目前有蠻多國外的英文資料,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,在閱讀及理解上並不容易吸收,這邊有人花時間寫了 MBTI 的學習資源帶給我了不少幫助,而且也非常樂分享及討論,是個不賴的好地方。需要中文資源學習 MBTI 的人來說,我個人認為這邊是個相當不錯的參考資料。給個推推 →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mbtitaiwan/learning_content/

最後一段,講講榮格心理類型與 MBTI 有什麼差異或關聯。兩邊基本上內容是一致的,只是榮格他沒有明確地 (也沒有想) 把他的理論系統化。如果榮格見到我可能會說我是一個理性功能為內傾情感的人,有非理性功能外傾思考為輔。但在 MBTI 就會說:我是一個 INFP (謝謝善淳大大幫補充)。

參考資料

本文參考資料為「榮格心靈地圖」、「榮格人格類型」以及 「MBTI 的學習資源

在此,僅試著寫出一個初學級的文章,讓大家能夠有初步了解的,有個簡單概念知道該如何往快樂之巔方向前進。但我仍衷心鼓勵讀者們,應該多花時間閱讀一下相關資源與討論,祝福大家大家都能順利找到心中的自己,並找到方向,知道如何找到心中所屬的那份快樂。

--

--

Milo Chen
Milo Chen

Written by Milo Chen

Study in Law/CS/EE & Dev in blockchain, AI, IoT, mobile app. Good in almost programming language with github https://github.com/milochen0418. 永遠十八歲/對世界好奇/INFP型

No responses yet